科研工作

2021年至今,学科新增承担科研项目95项,合同总经费9845.27万元,其中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1项,合同经费8317.6万元;横向项目34项,合同经费1527.67万元,其中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签订一项210万,与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签订一项370万。新增主持国家级项目27项,省部级18项,其中以牵头单位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经费达2240万;新增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8项,参与3项重点项目;承担军工国防类项目3项。新申请立项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智能卫星大脑工作原理与应用研究”顺利实施;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量子科学与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通过中期考核;澳科一号标量磁强计载荷已随卫星于2023年5月成功发射,并顺利完成在轨测试和科学数据标定。

科研平台布局建设稳步推进。左平兵教授主持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哈工大深圳站项目已初步完成建设。2022年,以陈波教授为带头人申报的“广东省普通高校航天遥感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将建成国内先进的遥感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应用服务领域教学和科研试验环境;以魏奉思院士为负责人申报的深圳市空间风暴数字预报重点实验室(筹建启动)获批建设,在观测数据驱动的预报建模、核心预报技术的创新以及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融合研究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哈工大(深圳)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总体单位)、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联合共建我国空间天气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目前已经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签订共建协议,科学院党组于2022年已通过上报国家科技部,正待科技部批准建设。

创新性学术成果持续涌现。建设期内累计发表SCI论文200余篇,1篇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论文发表在Nature Astronomy,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王翼副教授团队首次发现了空间天气效应对航班延误的影响,开拓了航空空间天气学的新研究领域,两篇文章陆续发表在Nature出版集团旗下刊物Scientific Reports;陈波教授团队在遥感科学与技术领域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上先后连续发表三篇文章,提出了高通量遥感数据在轨处理新框架——卫星边缘计算。

科研工作成绩斐然。建设期内,张铁龙教授获得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1项、江朝伟教授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颁发2021年度空间天气科学青年创新奖1项;陈波教授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7)1项、测绘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5)、中航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3)、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3);左平兵教授获中国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6)。

科研成果向应用转化能力不断增强。为促进海洋气象装备国产化发展,满足海上风电领域对海洋大气风场高精度测量的需求,禹智斌副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海洋浮标测风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突破了发达国家对漂浮式测风激光雷达核心技术垄断,保障了我国海域水文气象观测的数据安全,为我国海上风电场测风服务提供高效精准的强力保障。王国强副教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研发出星载磁强计在轨标定新技术,已为我国自主科学卫星“天问一号”环绕器的磁测任务提供技术服务,实现了利用火星磁鞘中的磁测数据对环绕器磁强计实施标定,为环绕器的磁场数据产品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左平兵教授团队开发新的空间高能粒子辐射模式成果发表在天文学顶级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开发的宇宙线预报模式在“天问一号”高能粒子辐射环境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探测器的安全和航天任务的顺利进行做出重要贡献。

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2022年联合组织国际空间科学研究院——北京分院(ISSI-BJ)科学讨论会1次。2023年5月学科组织召开“激光雷达探测新发现研讨会”小型国际专业会议。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与中国其它单位联合主办全国第三届数字空间战略研讨会暨第十二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全国第四届数字空间战略研讨会暨第十三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第五届数字空间战略研讨会,共同推进国家"数字空间工程",研讨空间天气研究与预报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累计1000余名院士、专家学者参会。2023年3月召开深圳空天科技共商、共建、共享研讨会,来自全国23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60余名院士专家共同研讨空天科技新进展,从航天、通信、导航、计算机、信息技术、数据科学等领域,为推动数字空间智能航天卫星大脑新基建工程建设贡献智慧力量。20余名来自美国和国内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领域专家及学者参会。学科主持召开第338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深空探索科学技术与应用”,邀请魏奉思、戴琼海、王赤、常进、谢和平等5位两院院士做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