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电话: 0755-86570985
地址: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信息楼724
邮箱: hitchenbo@hit.edu.cn
个人简介
陈波,博士,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现任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空天信息技术、航天大数据、时空网格编码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并完成了973计划课题、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装备预研计划、创新特区计划等20余项,部分成果已转化应用并发展成为国家标准,服务于国防、测绘、北斗、高分等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80余篇,参与编写国标、国军标等重要国家级标准5部,获发明专利10余项,以核心完成人身份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
研究领域
(1)航天大数据表征模型:高维离散网格与张量空间、尺度自适应可调时空编码、深空网格与编码、数据组织模型与数据湖、感知资源描述模型与资源池。
(2)航天大数据智能计算技术:认知神经科学启发的机器学习、张量空间编码代数、高维索引与度量引擎、高维数据分析与挖掘、高维信息表达与可视化。
(3)航天大数据创新应用方法:星载数据模板化处理与精准服务、软件定义智能观测、多域电磁信息表征与计算、新型位置标识网络、无人平台空间认知态势。
招生招聘
每年招收空天信息技术、航天大数据、卫星摄影测量方向硕士生1-2名,博士生1-2名,博士后若干名(博士后税后待遇不低于30万/年)。
工作经历
2020-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
2016—2020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09—2015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后
2009—2015 桂林空军学院一系,教师
学习经历
2005—2008 信息工程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工学博士
2002—2005 信息工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1998—2002 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摄影测量专业,工学学士
科研荣誉
2020,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
2013,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2011,中国博士后第四批特别资助
2007,全军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科研奖项
2020,军科委第一届创新杯优秀提案奖,军科委
2020,GJB 8896-2017《地球表面空间网格与编码》,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19,海洋承灾体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与大规模应用,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9,智能感知环境统一编码关键技术及应用,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2019,三维数字海洋防灾减灾超融合平台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
2018,复杂陆海综合体动态监管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7,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科委
2011,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总装备部
2010,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总装备部
2005,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总装备部
主持课题项目
2020.11-2023.10,主持,国家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
2020.06-2022.03,主持,创新特区计划项目“多维标识体系的统一时空方法研究”
2019.10-2021.06,主持,创新特区计划项目“全域时空框架技术研究”
2018.05-2021.04,主持,广西科技重大专项计划课题“广西北部湾海洋牧场示范区时空数据网格化处理平台”
2020.10-2021.09,主持,横向委托项目“空域立体网格设计方法研究与试验验证”
2018.09-2019.10,主持,创新特区计划项目“大数据立体剖分组织与时空引擎技术”
2017.03-2018.10,主持,创新特区计划项目“环境对象标识与编码体系研究”
2017.03-2018.10,主持,创新特区计划项目“基于时空网格编码的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2011.09-2016.06,主持,863计划项目“空间信息时空要素挖掘技术”
2011.01-2013.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大气模糊遥感图像复原技术研究”
2011.11-2013.10,主持,十二五预研项目“某全色多光谱一体化相机技术”
2011.11-2015.12,主持,十二五预研项目“某高光谱处理技术”
2009.07-2013.09,主持,973计划项目课题“全球空间剖分参考框架”
2010.03-2012.12,主持,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2.05-2015.12,主持,广西自科基金面上项目
2013.05-2016.12,主持,广西自科基金青年项目
2012.11-2013.10,主持,民政部重点实验室基金
2018.05-2022.04,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球位置框架与编码系统”,项目负责人助理、项目办公室主任
2009.07-2013.09,参与,973计划项目“全球空天信息剖分组织机理与应用方法”, 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项目办公室主任、课题负责人
2016.01-2020.10,参与,北斗重大专项项目“北斗导航网格码技术研究及应用验证”,项目副组长
2017.07-2021.06,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球位置信息叠加协议与位置服务网技术”,子课题负责人;
2016.12-2020.12,参与,十三五预研计划“某融合框架与数据模型”,子课题负责人
2017.12-2020.12,参与,十三五预研计划“某信息服务体系技术”,子课题负责人
2019.12-2020.12,参与,十三五预研计划“海洋环境数据网格化组织技术”,子课题负责人
学术兼职
2019.02—至今 军委某工作统筹委员会咨询专家组专家
2018.01—至今 军科委某专业组专家
2020.09—至今 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2017.09—至今 中国GIS协会空间大数据工委会副秘书长
2018.11—至今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任务规划专委会委员
教学课程
研究生课程:
《航天大数据导论》
《先进空天信息技术》
论著论文
出版专著2部,编制并颁布国家级标准3份,发表论文80余篇。
1. 专著
[1] 耿则勋、陈波、王艳、王振国,自适应光学图像复原理论与方法[学术专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完成第2、3、4、5、6、7、11、12章
[2] 程承旗、任伏虎、濮国梁、王洪、陈波,空间信息剖分组织导论[学术专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完成第4、9章
2. 国家标准
[1] 程承旗、童晓冲、陈波、黄乔华、周翔、濮国梁,北斗网格位置码,国家标准GB/T 39409-2020,国家标委会颁布实施,2020
[2] 程承旗、潘华、王嵘、陈波、童晓冲、杨文宏、程芳、周可嘉、郑承迅,地球表面空间网格与编码,国家军用标准GJB8896-2017,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颁布实施,2017
[3] 程承旗、童晓冲、陈波、孙承志、刘国栋、阳梦珂、袁越、漆锟、李爽,高分卫星遥感信息组织参考框架技术规范,国家高分重大专项标准GFB30201-2018,国家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程中心颁布实施,2018
3. 部分期刊论文
[1] Shuang Li, Kaihua Hou, Chengqi Cheng, Shizhong Li, Bo Chen*, A Space-Interconnection Algorithm for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Based on Spatial Grid Model, Remote Sensing, 12:2132, 2020
[2] Tengteng Qu, Lizhe Wang, Jian Yu, Jining Yan, Guilin Xu, Meng Li, Chengqi Cheng, Kaihua Hou, Bo Chen*, STGI:a spatio-temporal grid index model for marine big data, Big Earth Data, 2020
[3] Xiaochong Tong, Chengqi Cheng, Rong Wang, Lu Ding, Yong Zhang,Guanglin Lai, Lin Wang, Bo Chen*, An efficient integer coding index algorithm for multi-scale tim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119:123-138, 2019
[4] Shuang Li, Chengqi Cheng, Guoliang Pu, Chen Bo*,QRA-Grid: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and Grid-based Pre-warning Model for Urban Natural Gas Pipeline , ISPRSInt.J.Geo-Inf., 8(03) :122, 2019
[5] Shuang Li,Guoliang Pu,Chengqi Cheng,Bo Chen*,Method for managing and querying geo-spatial data using a grid-code-array spatial index, Earth Science Informatics, 12(2):173-181, 2019
[6] Weixin Zhai, Wei Zhang, Bo Chen, Chengqi Chen, Hyperspectral analysis of objects under shadow conditions based on field reflectance measurements, Applied Optics, 58(17): 4797-4805, 2019
[7] Li Meng, Xiaochong Tong, Shuaibo Fan, Chengqi Cheng, Bo Chen, Weiming Yang, KaihuaHou, A Universal Generating Algorithm of the Polyhedral Discrete Grid Based on Unit Duplication, ISPRSInt.J.Geo-Inf., 8(3):146, 2019
[8] Mengke Yang,Chengqi Cheng, Chen Bo*, Mining Individual Similarity by Assessing Interactions with Personally Significan Places from GPS Trajectories , ISPRSInt.J.Geo-Inf., 7(03):126, 2018
[9] Qi Kun,Cheng Chengqi,Hu Yina,Fang Huaqiang,Ji Yan, Chen Bo*, An Improved Identification Code for City Components Based on Discrete Global Grid System, ISPRSInt.J.Geo-Inf., 6(12):381, 2017
[10] Qi Kun, Hu Yina, Cheng Chengqi,Chen Bo*,Transferability of economy estimation based on DMSP/OLS night-time light, Remote Sensing, 9(8):786, 2017
[11] Li Shuang,Wang Yafei,Chen Peipei,Xu Xinliang,ChengChengqi,Chen Bo, Spatiotemporal Fuzzy Clustering Strategy for Urban Expansion Monitoring Based on Time Series of Pixel-Level Optical and SAR Images,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10(5):1769-1779, 2017
[12] Cheng Chengqi,Tong Xiaochong,Chen Bo,Zhai Weixin, A Subdivision Method to Unify the Existing Latitude and Longitude Grids, ISPRSInt.J.Geo-Inf., 5(9):161, 2016
[13] Li Shuang,Cheng Chengqi,Chen Bo,Meng Li,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assive remote-sensing data based on GeoSOT subdivision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 10:034003,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