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科技新高地论坛在穗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6日 15:54

        11月12日,由省科协、省科技厅主办,广东科技报社、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省航空学会、省环境科学学会、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的2020 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科技新高地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魏奉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等院士专家齐聚一堂,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科技新高地献计献策。

        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卫星通信技术、无人机技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融合和发展,空间信息业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粤港澳大湾区在这些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将成为国家发展空间信息业和占领新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平台。本次论坛主要围绕“空间科技”这一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课题进行交流,探讨多元化发展我国空间大产业的思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向空间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以及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科技新高地论坛现场

魏奉思院士:打造“空间大脑”提升空间“软实力”

     “数字空间是人类进入数字时代与空间大航天时代融合发展的历史交汇期的呼唤,是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的空间科技战略新高地”,在建设“数字空间”、打造“空间大脑”的主题报告中,魏奉思表示,数字空间是向空间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补上我国空间活动重大“短板”、开启空间数字经济大产业的好“抓手”,是向空间要数字化、智能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破当前世界空间格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

魏奉思作《建设“数字空间”、打造“空间大脑”》报告

王赤院士:我国空间科学卫星取得新进展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部署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实践十号” 返回式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硬 X 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 四颗空间科学卫星,目前已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在 “中国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的主题报告中,王赤介绍了空间科学的内涵、空间科学的最新进展、我国实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最新成果和展望。

王赤作《中国空间科学卫星计划》报告

香港理工大学容启亮教授:航天高新科技可转为民用

      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讲座教授(精密工程)兼副系主任容启亮作了《载人探索火星的前沿研究》的专题分享,介绍了未来载人探索火星任务技术攻关及如何将太空技术转化为民用工业。

容启亮

澳门科技大学张小平副教授:中国深空探测成果突出

      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助理主任、行星表面环境及小天体研究组组长张小平从深空探测概述、中国深空探测取得的成果及后期任务规划、总结与展望等三方面对深空探测任务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以及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构想作了简要介绍。

张小平作《中国深空探测的成果及展望》报告

数字空间应用与产业

       在报告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导航遥感实验室主任许国昌分别从卫星导航遥感应急监测预警技术、卫星遥感(光谱雷达)、高分及全球50年遥感数据应用、智慧城市交通室内定位平台服务、全域导航全空间遥感技术研发、卫星遥感技术产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许国昌作《导航遥感卫星技术产业建设》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空间风暴实验室主任冯学尚在报告中阐述了空间天气及其研究意义、空间天气日冕行星际数值模拟研究的任务、基于物理的行星际太阳风暴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基于物理的数据驱动数值模型研究及努力方向。

冯学尚作《空间天气日冕行星际数值模拟研究》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环境应用联合实验室主任王世金表示,数字太空战略,以及天地一体的数字太空孪生及其技术系统将在信息融合时代发挥重要作用。



王世金作《数字空间、孪生系统及其应用》报告

数字空间与航空应急救援

       针对高校依靠传统定点摄像头和人力巡视,存在的监控不到位、反应不及时、获取信息不全面等问题,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航空学院院长孙长江表示,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高校校园安防和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提高校园安防水平的必然途径。

孙长江作《无人机校园安防和应急指挥系统构建与实践》报告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总工程师申旭辉提到,我们要从数字空间中寻找和发现自然灾害孕育发生的密码信息。

申旭辉作《数字空间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思考》报告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张邦楚采用数字孪生的“物理实体-虚拟模型-孪生数据-应用服务”,多元多层映射机制能够为实现航空应急救援的“物理融合、模型融合、数据融合、服务融合”四个维度的有机融合提供有效支持。

张邦楚作《基于数字孪生的航空应急救援仿真推演技术研究》报告

数字空间与环境监测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低纬度空间环境监测与应用实验室主任赵正予重点介绍了空天双眼计划-南方低纬度空间环境地基监测与应用服务系统,包括其科学目标、应用目标和工程目标,以及主要建设内容。

赵正予作《空天“双眼”与产业化前景》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助理教授禹智斌表示,单光子大气雷达可以实现对大气风场、污染源、云层分布等软目标信息的高精度检测,是实现区域性大尺度空间监控的最理想设备。

禹智斌作《量子激光雷达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建设》报告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科负责人、教授级高工陈多宏的团队代表表示,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服务供给总体不足、支撑水平有待提高两大方面。

陈多宏团队代表作《广东省环境监测领域发展情况及展望》报告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晨在报告中提到,随着通信事业的日益发展,电磁辐射安全和电磁频谱管理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周晨作《城市数字电磁环境地图》报告

      11月13日,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卫星导航技术成果应用等进行了交流。

与会代表进行参观考察